-技術文章
技術支援
2025.10.13

硬碟救援、修復全攻略|常見硬碟救援修復步驟與故障檢查指南(2025年)

▼目錄


現代人的生活與工作幾乎都離不開電腦,無論是重要的工作文件、珍貴的照片影片,還是日常的資料備份,都依賴著硬碟來儲存。然而當硬碟無法讀取或出現「需要格式化」等狀況時,往往讓人感到手足無措,甚至擔心資料就此消失,但事實上只要了解損壞的類型與原因,並依照正確的流程判斷,就能大大提高硬碟修復的成功率喔!
 

硬碟受損常見類型有哪些?可自行修復嗎?


硬碟是電腦最重要的資料儲存裝置,長時間使用或不當操作都會導致硬碟受損,當硬碟出現異常,不僅影響電腦的正常運作,更嚴重的是造成資料遺失。因此,我們首先可以先來認識硬碟受損的常見類型與狀況,幫助你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判斷,避免資料完全無法救回!
 
  • 硬碟受損常見的類型與狀況:
     
(一)硬碟邏輯性受損

硬碟的邏輯性受損通常與軟體層面或檔案架構有關,這類問題雖然不會造成硬碟本體無法運作,仍可正常讀取,但資料可能遺失或檔案出現異常。常見的狀況包括:誤刪檔案、誤格式化、磁區遺失,或因病毒、惡意軟體攻擊導致系統錯誤。這類受損雖然較不嚴重,部分情況可透過資料救援軟體自行嘗試修復,但硬碟中有重要或無法取代的資料,建議避免自行操作,避免覆蓋或損壞原資料,並委託專業資料救援公司的協助。

(二)硬碟物理性受損

物理性受損指的是硬碟內部機件發生損壞,可能導致無法讀取、硬碟不運轉、發出異常聲音。常見的物理損壞包括:硬碟摔到或碰撞、讀寫頭(R/W Heads)損壞、硬碟磁片磨損等。這類受損比邏輯性問題更嚴重,如果硬碟機件已損壞的情況下仍嘗試讀取或修復,反而造成更嚴重的磁片磨損,導致資料永久無法救回,因此當硬碟出現疑似物理性損壞時,建議立即停止讀取和操作,並委託具備專業設備與技術的資料救援公司處理,才能最大化資料救回的機會。
 
  • 硬碟修復是否可以自行處理的判斷方法:

相信遇到硬碟壞掉的情況時,有些人心裡也會想說「硬碟修復可以自己處理嗎?」是否能自行修復,取決於硬碟受損的狀況,在進行硬碟修復前,需初步判斷硬碟是「邏輯性損壞」還是「物理性損壞」,因為兩者的處理方法與風險不相同。如果確認硬碟是:摔到、泡水、發出異常聲音等,請勿再嘗試讀取或測試,因為自行嘗試修復只會讓硬碟受損更嚴重。
 
  • 步驟1:硬碟連接傳輸線(SATA 或 USB)
    硬碟透過 SATA 傳輸線或 USB 外接盒接上電腦,並開啟 Windows 的「磁碟管理」,如果磁碟管理能偵測到這顆硬碟,表示硬碟有機會進行邏輯性的硬碟修復。

硬碟透過SATA或USB外接盒的方式,接上電腦交叉測試並嘗試修復
(硬碟透過SATA或USB外接盒的方式,接上電腦交叉測試並嘗試修復)
 
  • 步驟2:檢查硬碟容量與格式
    「磁碟管理」查看硬碟的容量與系統格式(NTFS、exFAT、FAT32)是否正確?如果容量異常或格式無法辨識,這表示硬碟修復的難度較高,當硬碟的資料重要時,不建議自行修復。
     
  • 步驟3:磁碟管理無法偵測硬碟
    如果磁碟管理完全無法偵測硬碟,通常硬碟是物理性損壞,這情況無法透過軟體自行修復,如果貿然嘗試,可能導致硬碟受損更嚴重,建議委託專業的硬碟資料救援公司幫忙。

在磁碟管理查看需修復的硬碟是否可偵測?
(在磁碟管理查看需修復的硬碟是否可偵測?)
 

8種硬碟修復可自行嘗試的方法


硬碟是「非物理性損壞」的問題時,有機會可以自行嘗試修復,事前需評估資料的重要性與風險,如果發生外接硬碟讀不到的問題,但硬碟有重要的資料,我們不建議自行硬碟修復,可能許多使用者會抱持僥倖心態嘗試,例如:讓硬碟讀取幾天、重複開關機、交給親友修復,但最終導致硬碟受損更嚴重甚至資料無法挽回,以下整理可以嘗試硬碟修復的狀況。
 

狀況①:硬碟沒有顯示磁碟機代號


當「磁碟管理」中未顯示硬碟代號(例如: C 槽、D 槽)時,電腦就無法開啟磁碟或存取資料,通常是因為邏輯性受損所致。常見原因包含:系統未自動分配磁碟機代號,或是硬碟連接線接觸不良導致無法識別。可以嘗試重開機電腦、手動設定磁碟機代號,或更換傳輸線(USB、SATA)來排除問題;如果嘗試後硬碟仍無法讀取,建議立即停止操作並委託專業協助,避免重要的資料遺失。

如果硬碟未顯示代號,可透過磁碟管理工具手動修復:
 
  • 步驟1:開啟磁碟管理工具
    「電腦」圖示右鍵 → 選擇「管理」→ 點選「磁碟管理」查看硬碟是否有被辨識。

在磁碟管理找到沒有顯示磁碟機代號的硬碟
(在磁碟管理找到沒有顯示磁碟機代號的硬碟)
 
  • 步驟2:檢查無代號的硬碟
    查看「沒有磁碟機代號」的硬碟 → 右鍵點選該磁碟 → 選擇「變更磁碟機代號及路徑」。

對修復硬碟按右鍵並選擇變更磁碟機代號
(對修復硬碟按右鍵並選擇變更磁碟機代號)
 
  • 步驟3:給予磁碟機代號
    點選「新增」→ 下拉選單選擇一個未使用的磁碟機代號(E:\、F:\)→ 按下「確定」完成設定。

新增磁碟機代號,硬碟就完成修復
(新增磁碟機代號,硬碟就完成修復)
 

狀況②:硬碟跳出「需要格式化」


當電腦出現「需要格式化磁碟機中的磁片才能使用」提示時,代表系統無法辨識硬碟的格式,通常是因為磁區結構(Partition Table)異常或格式損壞,可能是強制關機、不當移除硬碟、傳輸中斷等原因造成。如果硬碟開始出現讀取緩慢或異音等情況,則硬碟可能是物理損壞,建議立即停止讀取並委託睿卡科技協助。

但是如果資料並不重要,可嘗試使用硬碟修復軟體修復磁區錯誤或直接格式化硬碟,但需要注意格式化會清除所有資料,如果硬碟中存放無法取代的重要資料,請勿自行格式化或修復硬碟,需委託專業的資料救援公司處理,避免重要的資料損毀或無法救回。

硬碟跳出「需要格式化」的訊息,有機會自行硬碟修復
(硬碟跳出「需要格式化」的訊息,有機會自行硬碟修復)
 

狀況③:硬碟顯示「I/O裝置錯誤」


當硬碟出現「I/O 裝置錯誤,無法執行請求」訊息時,通常是電腦的硬體異常或硬碟本體問題,例如:傳輸線接觸不良、硬碟物理損壞、其他硬體故障,如果只是暫時性錯誤,可以嘗試電腦重開機、重新插拔硬碟、更換 USB / SATA 傳輸線;若異常問題依舊並且無法讀取資料,則可能是硬碟故障,硬碟的資料重要建議委託專業資料救援公司協助。

此問題的硬碟修復建議可嘗試重開機並重新連接硬碟,或更換傳輸線來排除傳輸異常,或是清理硬碟與主機板的連接端,避免灰塵影響接觸;如果仍無法解決,可能是硬碟或主機板損壞,需委託專業公司進一步檢測。

►延伸閱讀:硬碟故障怎麼辦?12大原因與快速解決方法總整理

電腦跳出IO裝置錯誤,可能是電腦硬體或硬碟受損
(電腦跳出IO裝置錯誤,可能是電腦硬體或硬碟受損)
 

狀況④:硬碟顯示「檔案或目錄損毀」


開啟硬碟時出現「檔案或目錄損毀且無法讀取」錯誤,通常是硬碟曾不當拔除、停電斷電或磁區損壞所致,若硬碟的資料不重要,可嘗試使用硬碟修復軟體或格式化來解決;但硬碟中有重要的資料,建議立即停止讀取並委託專業公司協助,以免導致資料遺失或損毀。

硬碟修復的部分可利用 CHKDSK 指令嘗試修復邏輯性損壞,但「修復過程可能導致資料損毀」需先確認沒有重要的資料。另外也可以格式化重建系統格式,但格式化會清除所有資料,操作前需確認無重要的檔案。

►延伸閱讀:資料遺失怎麼辦?專家教你找回遺失檔案

硬碟跳出「檔案或目錄損毀」的訊息,資料重要需委託專業修復
(硬碟跳出「檔案或目錄損毀」的訊息,資料重要需委託專業修復)
 

狀況⑤:電腦開機顯示藍底白字


當電腦開機出現藍底白字畫面時,通常是硬碟故障或作業系統損壞所導致,雖然不一定全是硬碟問題,但硬碟異常會使系統無法正常開啟,這時可嘗試將硬碟取出並外接至其他電腦測試,若硬碟仍無法讀取,代表硬碟可能是物理損壞,建議不要自行嘗試修復,並委託專業救援公司協助。

如果硬碟的資料不重要,可選擇重灌系統來排除系統損壞或中毒問題,但重灌會清除所有資料。另一種方式是檢查硬體並清除病毒,可透過 Bios 確認硬碟狀態、清理記憶體插槽、硬碟接點,並使用防毒軟體掃描整台電腦,最後再重新安裝驅動程式與更新作業系統進行開機測試。

電腦開機藍底白字時,可能是硬碟異常或作業系統損壞
(電腦開機藍底白字時,可能是硬碟異常或作業系統損壞)
 

狀況⑥:硬碟讀取異常緩慢


硬碟在開啟資料或傳輸檔案時出現電腦速度變慢,這通常是硬碟老化或壞軌的徵兆,如果這時仍能正常讀取資料,建議立即備份重要的檔案,避免狀況惡化導致完全無法讀取,若在備份資料的過程中出現檔案無法複製貼上、傳輸速度緩慢或電腦當機等情況,代表硬碟已有受損情形,建議立即停止讀取並交由專業救援公司處理。

若資料不重要,可嘗試使用硬碟修復軟體或執行 CHKDSK 指令進行修復,甚至可以透過格式化試著恢復硬碟狀態,但格式化或修復操作會清除所有資料甚至無法還原,因此僅適合在無重要資料的情況下使用。

►延伸閱讀:硬碟讀取緩慢?專家教你5招解決方法
 

狀況⑦:硬碟的檔案損毀


當硬碟出現「檔案損毀,無法開啟」或檔案內容亂碼時,通常是因為讀取過程中發生斷電、中毒或壞軌等原因導致檔案受損。如果損毀的檔案不重要,可以選擇花時間重建檔案或透過其他方式取得;但檔案非常重要,請立即停止讀取硬碟,並且避免進行格式化或使用修復軟體,以免造成資料覆蓋或受損情況更嚴重,建議交由專業硬碟救援公司處理。

硬碟的檔案損毀需要委託專家才能修復
(硬碟的檔案損毀需要委託專家才能修復)
 

狀況⑧:硬碟檔案無法開啟或備份


當硬碟無法開啟檔案或不能備份時,通常是硬碟老化、壞軌或磁區異常所致,如果一次性嘗試大量複製資料,可能導致硬碟過度讀取而加速損壞,甚至讓原本可救回的資料出現異常。建議優先分批備份重要的檔案(工作檔、照片、影片等),避免一次性大量傳輸造成讀寫負擔。

另外需隨時監控備份資料的過程,如果發現傳輸速度變慢、中斷或當機等異常情況,建議立即停止操作,因為這些往往是硬碟受損或壞軌的徵兆,繼續讀取或備份資料可能導致損壞進一步惡化。

►延伸閱讀:硬碟壞軌是什麼?6大徵兆與專家的解決方法  
 

無法自行進行硬碟修復的狀況有哪些?


假如硬碟出現「物理性損壞」是無法自行修復的,許多網路上的資料救援軟體或教學方法,僅適用「邏輯性損壞」的誤刪資料或誤格式化,但對硬碟發出異音或壞軌的問題,不但無法自行修復,還會加劇硬碟的損壞,因此需避免自行讀取或修復硬碟,建議委託專業的硬碟救援公司協助。
 
  • 5種無法自行硬碟修復的狀況:


(一)硬碟無法讀取(BIOS與作業系統無法偵測)

電腦在 Bios 或作業系統中無法偵測到硬碟時,這是硬碟發生物理性損壞的徵兆,例如:無法顯示型號容量,甚至在「磁碟管理」中完全看不到裝置。這時任何硬碟修復軟體都無法發揮作用,因為修復的前提是電腦能夠辨識硬碟,如果持續嘗試修復或反覆開關機,可能會使硬碟損壞惡化,導致資料無法挽回,因此遇到硬碟無法偵測的情況時,建議立即停止讀取並交由專業救援公司處理。

(二)硬碟發出異常的聲音

硬碟正常情況運轉時會有輕微聲音,但如果出現規律敲擊聲或尖銳異音,通常是硬碟機件損壞的警訊,這種狀況無法透過軟體修復解決。如果硬碟繼續讀取或測試,可能導致磁片刮傷,讓資料永久遺失,此時需立即停止讀取並拔除硬碟,請勿自行嘗試修復軟體,避免硬碟損壞惡化,建議委託具備專業設備與技術的資料救援公司協助。

►延伸閱讀:硬碟發出異常聲音?專家教學防範與解決方法

硬碟磁頭受損會導致發出異常的聲音,這情況無法自行修復
(硬碟磁頭受損會導致發出異常的聲音,這情況無法自行修復)

(三)硬碟無法運轉

當硬碟接上電腦後完全沒有運轉聲時,通常是電路板(PCB)損壞、短路或機件故障所致。這類問題無法單純更換傳輸線或透過修復軟體解決,也不建議嘗試自行更換零件,因為每顆硬碟的韌體(Firmware)不同,隨意更換可能導致資料無法讀取。如果資料非常重要,需避免嘗試通電測試,並委託專業救援公司處理,可以提高資料救回的機會。

►延伸閱讀:硬碟電路板維修:如何解決電路板接頭斷裂的問題?

硬碟的電路板異常導致硬碟不運轉是無法用軟體修復
(硬碟的電路板異常導致硬碟不運轉是無法用軟體修復)

(四)硬碟摔到或碰撞

硬碟內部由高精密的機件組成,若硬碟不慎摔到或碰撞,雖然硬碟的外觀看似沒有受損,但硬碟內部可能已損壞嚴重,並導致無法讀取或發出異音,這類受損無法依賴救援軟體來修復,所以當硬碟摔到或碰撞時,尤其硬碟的資料非常重要,最安全的做法是委託專業的硬碟修復救援公司,因為透過專業設備才能最大程度提高資料救回的機率。

►延伸閱讀:硬碟摔到?3個拯救資料的注意要點

(五)硬碟泡水

硬碟泡水是非常棘手的問題,請勿讀取泡水或已經受潮過的硬碟,這會導致電路板短路、晶片損毀、磁片污染等情況,也會造成硬碟救援的成功率降低,在硬碟不慎泡水後,第一原則就是「不要接上硬碟讀取」,因為這時讀取測試硬碟只會導致受損更嚴重。另外「請勿自行拆解硬碟」烘乾,因為硬碟內部需避免濕氣或任何灰塵進入,以免造成內部機件受損或磁片污染,建議委託專業的救援公司協助,拆開硬碟需專業設備與高潔淨度的環境才能處理,並且更有機會救回資料。  
 

自行硬碟修復的風險


網路上流傳許多「硬碟修復教學」與「免費的硬碟救援工具」,硬碟在壞掉時,讓使用者可以自行嘗試修復,但事實上自行修復硬碟的風險極高,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資料損失,以下是睿卡科技整理常見的「硬碟修復誤解與風險」,相信能幫助你判斷是否適合自行處理:

►延伸閱讀:硬碟壞掉警訊:6個徵兆及救援方法一覽
 
  • 風險(一):物理性受損無法自行修復
    因為硬碟內部構造複雜並且是精密機件組成,如果硬碟摔落、出現異常聲音、無法運轉、電腦偵測不到等問題,代表硬碟是物理性損壞,這些問題無法透過軟體或指令解決,如果自行修復反而可能導致磁片刮傷,甚至專業的硬碟修復公司也無法搶救。
     
  • 風險(二):硬碟修復軟體可能加重硬碟損壞
    常見錯誤行為:使用 CMD 指令掃描與修復、軟體重複讀取測試,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資料損失,即便後續委託專業的硬碟救援公司,可能會因為磁片磨損嚴重而降低救援的機率,建議如果硬碟的資料重要時,請不要讓朋友、諮詢人員(IT)抱持著「試看看」的心態嘗試。
     
  • 風險(三):網路軟體與方法不適用所有狀況
    網路上許多軟體或教學文章可嘗試,例如:CHKDSK/F、硬碟修復工具,這些方法對於邏輯性異常可能有效,但無法解決物理性損壞,像是硬碟壞軌與韌體錯誤等問題,這些方法並不是以「恢復資料」為目的,可能原本的硬碟受損不嚴重,後來嘗試自行修復,反而導致硬碟受損更嚴重。
 

避免硬碟修復,延長硬碟壽命的方法


硬碟長時間使用後可能出現老化或壞軌並影響到硬碟的使用壽命,如果不希望遇上「硬碟修復」與「硬碟救援」,建議從日常使用中就做好預防措施:

建議(一):定期檢測硬碟

定期硬碟檢測是預防硬碟修復的第一步,網路上的硬碟檢測工具,可提供 S.M.A.R.T. 數值、溫度異常、壞軌數量,讓我們提早發現潛在問題,可在硬碟還可讀取的情況下備份資料,避免未來需要硬碟修復的問題發生。

►延伸閱讀:2025 硬碟檢測工具推薦:3款免費硬碟檢測軟體幫你診斷硬碟健康

建議(二):資料異地備援

硬碟是一種「消耗品」,無論品牌或型號都可能隨著使用出現異常,因此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備份資料,如果硬碟無法讀取或出現異常,只要有備份就可快速恢復重要的資料。

►延伸閱讀:資料備份全攻略:認識5個備份方法與觀念(2025年)

建議(三):不要抱持著僥倖心態使用硬碟

硬碟如果出現異常的現象,例如:開啟資料異常緩慢、無法複製檔案或中斷、電腦跳出錯誤的視窗,建議立即備份並停止使用該硬碟,請勿抱持著僥倖心態繼續使用或想自行修復硬碟,造成可能原本的問題可簡單處理,演變成資料損失或損壞加重,導致需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來硬碟救援。

▼預防硬碟修復風險的檢測工具

這些工具可提早發現壞軌、數值、溫度異常等徵兆,能讓使用者提前備份資料並更換硬碟,有效預防資料損失與硬碟修復的風險,以下介紹三款常見的檢測工具。
 
  • 軟體1:HDDTune
    HDDTune 可用來掃描壞軌與偵測異常的工具,能快速檢查硬碟的每個區塊是否異常,如果在掃描出現紅色區塊,代表該區可能已壞軌,建議停止使用該硬碟,如果硬碟還可讀取資料,請立即備份並儘快更換硬碟,避免後續發生無法開機或完全讀不到的情況。

HDDtune硬碟檢測軟體可以偵測壞軌區塊
(HDDtune硬碟檢測軟體可以偵測壞軌區塊)
 
  • 軟體2:Crystal Diskinfo
    Crystal DiskInfo 是功能完整的硬碟監控工具,可即時顯示 S.M.A.R.T. 數據、硬碟溫度、通電次數、總使用時數,也有健康狀態顯示(良好、警告、不良),如果硬碟顯示為「警告」時,建議立即備份資料,但狀態為「不良」,表示硬碟可能即將故障,如果資料已無法讀取,建議委託專業的硬碟救援公司協助。

CrystalDiskInfo是網路上常見硬碟檢測健康狀態的軟體
(CrystalDiskInfo是網路上常見硬碟檢測健康狀態的軟體)
 
  • 軟體3:WD Data Lifeguard Diagnostics
    WD Data Lifeguard Diagnostics 是原廠的檢測工具,可進行快速與進階檢測、低階格式化(Low Level Format),如果硬碟沒有重要的資料但出現輕微異常時,可執行低階格式化將每個儲存區塊覆寫為零(0),有時能暫時修復的壞軌錯誤,但硬碟不建議長期使用或存放重要資料,可以參考這篇來了解《格式化是什麼?》。

WD硬碟原廠低階格式化軟體可以將硬碟修復
(WD硬碟原廠低階格式化軟體可以將硬碟修復)
 

硬碟修復需求,建議委託專家來處理


硬碟無法讀取嗎?有重要的資料還沒有備份,我們不建議「自行嘗試硬碟修復軟體或網路流傳的方法」,一但操作不當,不僅導致資料損失,即使委託專業的硬碟救援公司,可能會提高處理難度與費用,以下說明硬碟修復交由專業救援公司的原因:

原因(一):重大資料建議交由專業處理,避免自行修復風險

當硬碟無法讀取並有重要資料時,請勿貿然嘗試網路上的修復軟體或自行操作,不僅可能無法解決問題,還會導致資料永久遺失。尤其硬碟是物理性損壞的情況,例如:電腦偵測不到硬碟、硬碟壞軌或機件故障,需透過專業設備與技術才能拆開與救援,自行嘗試修復反而會提高風險,建議立即停止操作並委託專業的救援公司協助。

原因(二)自行修復存在限制,部分狀況無法靠軟體解決

硬碟故障可分為「邏輯性損壞」與「物理性損壞」,前者如:誤刪檔案、誤格式化可嘗試修復軟體處理,但後者如:摔到、發出異音、泡水或機件損壞等情況,皆屬於無法自行修復的範疇,如果在這狀況下繼續讀取或嘗試修復,不僅無效,還可能讓硬碟損壞惡化,讓原本可救的資料無法挽回。

原因(三)自行修復失敗會使資料更難救回

如果自行操作不當,例如:重複讀取壞軌區塊、誤下指令或軟體覆蓋資料,甚至自行拆開硬碟或更換硬體,都可能導致硬碟受損加劇,使專業救援公司也難以挽回。因此硬碟出現異常,特別是出現無法辨識、讀取異常緩慢或發出異音時,建議立即停止使用並交由具備專業設備與經驗的硬碟救援公司處理,才能提高資料救回的機會。

▼硬碟修復的常見問題

硬碟突然無法讀取時,不少使用者會搜尋「硬碟修復方法」,但容易誤信網路上的偏方或軟體,結果導致資料受損更嚴重,針對常見的硬碟修復問題,睿卡科技硬碟救援專家說明專業的建議。
 
  • 問題1:所有的硬碟故障都能自行硬碟修復嗎?
    不行!硬碟分為「邏輯性損壞」與「物理性損壞」兩大類,例如:誤刪檔案、誤格式化、資料遺失等,這類問題可自行嘗試硬碟修復軟體來解決,但硬碟無法讀取皆屬於不能自行修復的類型,請避免繼續讀取或測試,以免重要的資料無法救回。
     
  • 問題2:如果硬碟需要修復,應該如何處理?
    硬碟出現異常時,但有重要的資料,建議立即停止讀取或嘗試自行修復硬碟,需要委託具備專業設備與經驗的公司,睿卡科技提供透明報價並採「救出指定資料才收費」的保障,可清楚了解硬碟救援流程與費用。
     
  • 問題3:自行修復失敗會導致資料更難救嗎?
    是的!嘗試自行硬碟修復可能會導致狀況惡化,因為重複讀取壞軌區塊、使用錯誤指令或軟體造成覆蓋、自行拆解或更換電路板,這都會造成受損更嚴重。
     
  • 問題4:哪些情況無法自行修復?
    以下是無法自行修復硬碟的常見類型:硬碟摔倒、硬碟發出異常聲音、硬碟泡水受潮等,如果硬碟的資料很重要,請勿嘗試通電或使用修復軟體,建議委託專業的硬碟資料救援公司處理。
 

硬碟修復與硬碟救援的差異


硬碟出現異常時,許多使用者會在網路上搜尋「硬碟修復」或「硬碟救援」,但這兩者其實代表不同的處理方式,如果不了解差異,可能會因為人為操作導致資料無法挽回,睿卡科技說明兩者的不同。
 
  • 硬碟修復是什麼?
    硬碟修復是針對硬碟本身或檔案架構的錯誤進行處理,以恢復「可繼續使用」的狀態。這類操作通常會影響硬碟的資料,甚至可能造成檔案結構錯亂或資料遺失,因此硬碟的資料非常重要,不建議自行進行修復。常見的修復包括:使用 CHKDSK 指令修復邏輯錯誤,或透過重新格式化、切割磁區清除資料,如果硬碟沒有物理性損壞,通常可在修復後正常使用,但資料可能會因此被清除。
     
  • 硬碟救援是什麼?
    硬碟救援的目標是「搶救硬碟內的重要資料」,而非讓硬碟本身恢復可用狀態。當硬碟出現壞軌、異音或機件故障等問題時,建議立即停止操作並交由專業資料救援公司處理,因為救援過程需專業的設備與技術,工程師會進行檢測判斷損壞,接著透過設備修復並讀取資料,最後利用人工編碼技術進行資料重組與復原,這樣能最大限度救回檔案,同時避免硬碟遭受二次傷害。

▼硬碟修復與硬碟救援的比較
 
比較項目 硬碟修復 硬碟救援
目的 盡可能讓硬碟恢復可使用狀態 救回內部資料為目的
處理方式 硬碟修復軟體、格式化、磁碟修復指令 工程師透過技術與專業設備讀取
風險 風險極高,可能會造成資料損失 風險低,工程師會避免硬碟遭到二次傷害
適用狀況 資料不重要,實驗性質想讓硬碟可讀取 資料很重要,需要救回重要的資料
結果 硬碟也許能繼續使用,但資料遺失可能性高 有機會救回資料,但硬碟仍然無法使用
 

硬碟修復的專業服務


許多使用者對於「硬碟可以修好再繼續使用嗎?」有誤解,實際上硬碟無法真正「維修」到可正常使用,即使是硬碟原廠也只提供「更換良品硬碟」的服務,因為硬碟維修的技術與時間成本極高,遠超過一顆新硬碟的價格,所以硬碟的資料不重要就直接換硬碟使用,但硬碟的資料重要時,建議委託專業的硬碟救援公司來搶救資料。

▼硬碟救援的收費方式
 
HDD 硬碟、外接硬碟
(IDE、SATA、USB、SAS、SCSI)
  硬碟、外接硬碟故障狀況 費用
簡易 資料刪除、快速格式化(無資料覆蓋)...等 $3,000-6,000
輕度 輕微壞軌、輕微資料覆蓋、電路板異常...等 $6,000-9,000
中度 電路板受損、韌體異常、中度壞軌、磁頭異常、資料覆蓋嚴重...等 $9,000-18,000
重度 發出異常聲音(磁頭受損)、機件受損、嚴重壞軌、韌體受損...等 $18,000-26,000
特殊狀況 4TB以上硬碟(需開盤)、磁片打傷、氦氣硬碟、二次救援...等 檢測後報價
・基本檢測費$500  
・如無提到故障狀況,歡迎來電諮詢
・不需先支付任何費用
・硬碟各介面(IDE、SATA、USB、SAS、SCSI)

 
▼硬碟修復的服務流程

硬碟無法讀取、發出異音、跳出需格式化、電腦無法偵測到硬碟時,如果硬碟的資料極為重要,睿卡科技擁有專業的硬碟救援設備與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團隊,可以有效針對各類故障問題來修復,我們提供專業的《硬碟救援流程》和《資料救援費用》。

⒈送件與硬碟修復檢測

睿卡科技提供現場送件與《免運費快遞到府取件》的服務,專業的工程師團隊收到硬碟後,預計檢測時間約 3-6 小時,後續由專業工程師親自說明硬碟的受損情況與硬碟修復費用。
 
⒉硬碟修復的報價與救援機會

專業的工程師檢測硬碟完成時,說明硬碟的受損狀況和救援機會:
 
  • 硬碟救援的報價費用
  • 預估所需的工作時間
  • 同意報價後我們立即執行救援作業
 
⒊硬碟修復的救援作業

專業工程師團隊定期回報硬碟修復的進度,並於硬碟救援完成後立即通知效果與資料量,如果我們沒有救出指定資料則不會收取救援費,給予客戶最大的保障,不會讓客戶有白花錢的風險。
 
⒋驗收硬碟救出的資料

專業工程師救援完成後,客服人員與客戶約定時間驗收檔案,交由客戶親自確認檔案是否正常與救出重要的資料,最後確認無問題才會收取救援費並交付資料。
02-27199059